附件5竞赛办法补充说明
一、速度过桩比赛方法及规则
1.速度过桩的比赛方法
1)组委会根据报名人数决定速度过桩是否进行决赛。
预赛采用个人计时赛。每位选手出赛两轮,最好成绩为选手的最好成绩进行排名。
2) 比赛中如果出现两个选手成绩相同的情况:
a)两个选手比赛时间相同而踢桩数不同,则取绝对时间快的选手获胜。如选手A为5.6秒,踢2个桩,最后成绩6秒,选手B为5.8秒,踢1个桩,最后成绩6秒,取选手A获胜。
b)两个选手比赛时间与踢桩数均相同,则要加赛一轮KO赛。
2.速度过桩的技术要求
1)自由起跑:
a)发令为:“预备”。
b)裁判员发令后,运动员必须在五秒内跑出,否则视为起跑犯规。连续两次起跑犯规,当前这一轮无成绩。
c)运动员前脚必须在“起跑盒(参见中国轮滑协会WSSA自由式轮滑竞赛规则2015版”之内,前脚任何部位包括轮子在内,不得触碰主起跑线及辅起跑线,后脚可触碰辅起跑线。两只脚或至少一只脚必须落在地上,并且不允许滚动。第一步必须跨过主起跑线,允许运动员在出发前身体摆动。
2) 过桩及冲刺(只限单脚过桩)
a)选手起跑后加速,必须以单脚的方式进桩并绕桩。
b)选手在绕桩过程中不得换脚或浮脚落地,否则以罚桩计。
c)选手在速桩中哪只脚绕桩的,冲刺终点线时也必须这只脚先触线,否则视作违规,不记录成绩。
3.速度过桩的判罚
1) 违规
a)在“预备”命令发出5秒运动员还未出发记起跑违例一次。两次起跑违规视将取消当轮比赛资格。
b)绕桩过程中如果换脚,将视作违规,取消本次成绩。(只限单脚过桩)
c)冲刺时如果未以绕桩脚触线,或者跳起以双脚同时触线,将视作违规,取消本次成绩。(只限单脚过桩)
2) 罚桩
a)过桩中每踢倒、漏绕一个桩都计为一个罚桩,每个罚桩在选手当次成绩中罚0.2秒。
b)一个桩如果被碰移但未离开桩圈,此时要检查该桩的桩边是否超过桩圈中心点。如果桩边缘未超过桩圈中心点,该桩不计罚分,如果桩边缘超过桩圈中心点,该桩视为罚桩,罚时0.2秒。
c)一个桩如果被碰移离开桩圈后,又自行回到桩圈上并且桩边缘未超过桩圈中心点。该桩称为运气桩,不计罚分。
d)选手在比赛中踢、漏桩数超过5个(包括5个桩)将取消当次成绩。
4.速度过桩的比赛场地
1)赛场至少要保证50×10米的范围做为比赛区域。
a)如果条件允许,在比赛区域边上另设一个50×10米的范围做为选手热身区域。
b)允许多个选手赛前热身区域。
2) 比赛区域中桩位摆放
a)比赛区域中放置两排桩,两排桩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线上,每排桩之间相距3米。
b)每排桩均由20只桩组成,每排桩的桩距均2000px。
c)每只桩的定位桩圈尺寸与桩底座尺寸相当,且需标出圆心点。
3) 起跑线:
a)单脚过桩设在距第一只桩12米,终点线设在距最后一只桩2000px。
b)双脚正交叉过桩设在距第一只桩5米,终点线设在距最后一只桩2000px。
4) 总比赛距离为:
a)单脚过桩12米+0.8×19+0.8=28米
b)双脚正交叉过桩5米+0.8×19+0.8=21米
注:儿童组单脚过桩数量为12个桩。
二、八字绕桩滑速度赛(参照图示一)
1、场地布置:每名运动员的场地宽5米,两个桩相距20米,两桩的中间线为起点和终点线。
2、比赛方法:发令时运动员在起点处以“8字路线”滑跑,绕桩时必须从桩外绕滑 然后滑到终点线。
3、每名运动员滑行一次,以计时成绩排列名次。
4、运动员滑行途中如有摔倒、滑出界外,可以起来或回来继续滑行完成该8字路线。但如果滑到另一名运动员的场地内则算犯规,取消成绩。如果漏桩没绕或将桩碰倒移位,算比赛违规,没有成绩。
三、fish双脚过桩滑速度赛(桩距2500px) (参照图示二)
1、场地布置:在场地一端画一条起跑线,距起跑线1米处开始摆桩,每隔1米摆一个,共摆20个桩,21米长。
2、比赛方法:运动员从起跑线听发令起跑,到摆桩处开始曲线绕桩前进,到最后一个桩出桩后1米终点线处结束计时。
3、每名运动员滑行两次,以计时最好成绩排列名次。
4、运动员滑行途中如有摔倒可起来继续比赛,但必须按照规定绕过所有桩。运动员每踢、漏一个桩,罚时0.5秒。漏绕3个桩者取消比赛成绩。
四、障碍竞速赛(参照图示三)
1、120米个人障碍计时赛:
(1)、场地布置:比赛区域28米*16米,比赛区域根据每次比赛的场地情况进行设计,赛道宽约3米,长度约120米,赛道内将设置3个急弯,2处S形线路,1个蹲滑区域(蹲滑区域横竿5-8个,高度根据不同年龄组2000px-3000px不等,根据年龄分组进行现场调整,选手必须从横杆下方通过),1个跨越障碍区(跨越障碍区域横竿3-5个,高度根据不同年龄组375px,,根据年龄分组进行现场调整,选手双脚必须从道具上方通过)。
(2)、比赛方法:运动员从起跑线听发令起跑开始计时,通过所有道具,到达终点处计时结束。
(3)、每名运动员滑行一次,以计时成绩排列名次。
(4)、运动员滑行途中如有摔倒可起来继续比赛,漏掉或将道具撞倒或移位(露出中心的点为移位)成绩无效。
(5)、根据比赛报名人数确定每轮比赛单人出发或多人出发。
(6)、根据参赛人数和比赛安排情况决定是否分预算、决赛。决赛采用淘汰赛竞赛办法。
2、240米障碍淘汰赛:
比赛方法:
(1).第一轮比赛,每组最多4人同时出发,根据报名人数决定进入第二轮淘汰赛人员名单.
(2).从第二轮淘汰赛开始,每组4人同时出发,前两名晋级,后两名淘汰,直至决出最后名次.
3、三人接力障碍赛:
(1).场地布置,设置一条起点线,同时也是终点线.在起点线两侧设置一个20米长的接力区
(2).每组3-4队同时出发,每队3名队员
(3).每组取前两名队伍晋级
(4).比赛办法:决赛之前的比赛,每队在场上滑3圈,即每位队员各滑行一圈.决赛组的比赛,每队在场上滑4圈,其中前两棒队员各一圈,最后一棒队员须连续滑行2圈后冲刺
(5).每队三位队员必须统一着装,选手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(交接方式:上一棒运动员触摸到下一棒运动员任何部位均为交接完成)
4.双人推车障碍计时赛
(1)、场地布置:比赛区域28米*16米,比赛区域根据每次比赛的场地情况进行设计,赛道宽约3米,长度约120米,赛道内将设置3个急弯,1处S形线路,1个蹲滑区域(蹲滑区域横竿5-8个,高度根据不同年龄组2000px-3000px不等,根据年龄分组进行现场调整,选手必须从横杆下方通过).
(2)、比赛方法:运动员从起跑线听发令起跑开始计时,通过所有道具,到达终点处计时结束。
(3)、每组运动员滑行一次,以计时成绩排列名次。
(4)、运动员滑行途中如有摔倒可起来继续比赛(但不可断开连接),漏掉或将道具撞倒或移位(露出中心的点为移位)成绩无效。
(5)、根据比赛报名人数确定每轮比赛单组出发或多组出发。(双人为一组)
五、滑板速桩赛
1、场地布置:每名运动员的场地宽5米,共10-20个桩,桩间距1.8-2.5米(组委会根据赛场情况,在领队会宣布桩数及桩距),不同组别桩距和桩数设定:少年组10个桩,桩距2.5m;青年组15个桩,桩距2.2m;成人组20个桩,桩距2m。出发台位于距第一桩6米的位置,出发台高度为0.6m,最大角度不大于45°;终点线位于最后一桩外2米。桩高20-750px,底座直径15-500px,(参照图示二)
2、比赛方法:发令时运动员在出发台上双脚站于板上,出发时双手拉杆出发,不允许蹬地滑行,出发口令“ready-go”两声,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允许任何一只脚触地,触地为犯规成绩无效
3、每名运动员滑行两次,以最好成绩排列名次。
4、运动员滑行途中如有摔倒、滑出界外、蹬地脚落地,则算犯规,取消成绩。如果漏桩没绕或将桩碰倒移位,2个桩不记录罚时,2个以上(不含)当轮比赛没有成绩。
六、150米双人推车滑速度赛
1、比赛在速度轮滑场进行。运动员2人为一队。
2、比赛时一名运动员蹲着,另一名运动员推着他前进,绕速滑场滑行一圈结束计时。
3、每名运动员滑行一次,以计时成绩排列名称。
4、运动员滑行途中如有摔倒可起来继续比赛,但蹲滑者必须仍旧蹲着。被推运动员(车)摔倒从地上站起来时不可以自己滑行,被推运动员单独滑行为犯规,成绩无效。不能借爬起来之机站起来滑行,如有站起来滑行者,取消比赛资格。
七、亲子轮滑赛说明
参赛运动员在起跑线等待,亲子家长手持自己孩子头盔,在离起跑线20米处听发令同时 出发,步行至起跑线(跑步判罚)给孩子戴好头盔,家长退离跑道。运动员戴好头盔即可出发滑行。
图示一:八字绕桩滑速度赛
图示三 :障碍竞速赛
图示三:
